云云爸爸
当孩子开始学击剑时,教练就一直纠正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也不陌生。最近,有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因为接触了其他教练的训练和打法,又出现了这个问题,教练提及此事,其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弓步翻后脚”至底是不是一个问题? 当你走进俱乐部正门,墙上贴着一些世界级选手比赛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的后脚就翻得很夸张。 很早,我就注意到这个矛盾,经过和教练的探讨,以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了下面的感悟。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了击剑的流派风格,战略战术思想等一些更深的东西。 为什么要弓步刺?手的距离不够,需用腿来补。弓步刺主要是为了中远程进攻,自然而然,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弓步刺更快,更远。结果是顾了前面,忘了后面。比赛时,如果注意观察运动员们弓步刺的后腿,五花八门,有翻脚的,有膝盖跪在地上的,最夸张的是整个后腿都快贴在地上了。 这算是一个问题吗? 李教练认为是,两点原因: 1。容易受伤。确实,后腿处于这样的位置,很“别”,但是在激烈的比赛中,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呢?特别是对于不太懂事的孩子,俺估计,不亲身体验,是不会真正有所认识的。(就象击剑时,后手要求举起来,不被罚几张红牌,孩子们是不会注意这一点的。) 2。后退很困难。 弓步刺时,如果已经刺中对方,为什么还需后退? 如果对方防住了,防守反击,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但是,喜欢进攻的人解决它的方法是,下一次,刺的再好一些。那么,它依然不是个问题。所以我估计对于那些进攻型选手及教练来说,这不是个问题。 击剑本身崇尚进攻,甚至制定许多规则去鼓励进攻。中国人因为身高的劣势,就得学防守,高个子长于远攻,矮个就只好在中,近程下功夫,利用身体灵活的优势和对方缠斗。 既然是缠斗,就不可能指望,一剑就刺中,刺出一剑,还得考滤,对方防守反击,该怎么办? “不要一锤子买卖”,这句话,李教练说了无数次,一直没理解,孩子才开始参加比赛时,看到很多选手只打一锤子买卖,也能得分,甚至怀疑过教练的教法是否适合男孩?随着比赛次数的增加,以及教练耐心的解释,才恍然大悟,这可是矮个对付高个,甚至是中国人对付西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回想孩子学剑时的一点一滴,李教练对于基本功的各种细节有着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起初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不明白,常常做不到,而教练总不厌其烦的纠正。现在才知道这些要求都是为了实现其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环节。这一过程,颇有点象看推理小说,环环相扣,到了最后,才知道前面设下的伏笔。 由此,又产生了新的感慨。
跟李教练学了两年,许多人来,许多人走。如果我的孩子中途退出,那后面的这些关键岂不是就错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