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爸爸

教练曾说:击剑之路是由泪水和汗水浇铸成的。为了胜利,值得流这么多汗水泪水么?不明白这个问题,内驱力就无从谈起。
击剑是要吃苦的。所谓内驱力,无非是让孩子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吃苦罢了。无论做什么,只要自愿,再苦再累也转化成了乐趣。从美国NAC回来,觉得,靠父母逼着练剑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高手的,必须调动起他本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写此文,与各位共享。
在击剑路上,孩子内驱力的培养,有三个字:心,法,悟。也代表着三个关口。
一、心,胜负心。渴望胜利之心。如果孩子输了无所谓,或者总是竭力忘记,逃避那种失败后的难受。都是缺乏胜负心的表现。
“胜亦欣然,败亦喜”,一个身经百战的寂寞高手有这样的心态是一种境界,一个才学了几天的小孩子这样,就只是自娱自乐罢了,学了等于没学,因为他还没体会到竞技运动最重要的价值。
如果这个孩子输了很难受,甚至号啕大哭。恭喜了,他正在过关。 如果这个孩子输了发奋图强,想一雪前耻。恭喜了,他已经过关。
二、法。方法。想赢固然可喜,怎么才能胜利?就得有方法。教练就是“法”定代表。能否对教练的指导心服口服?不是被爹妈逼着,不是被教练吓着,而是真正的从心里接受教练的话?
咱们教练是出了名的严格。反过来讲,严格也就意味着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少,一切得按照她说的来。孩子们自己想出的招,经常会被她泼冷水,制止。有人说她霸道,控制欲强。对此教练曾激动地说,不是不想让他们自由发挥,问题是他们的招能得分吗?
这不,又绕回到第一关。所以呢,第一关过不好,就别想第二关,这几关可是环环相扣。 你击剑是为了赢,还是好玩,炫酷?教练的一切要求都是为了胜利,你能接受吗? 如果你学剑练剑,是为了胜利,就能接受她。因为在目标上和她没有分别,具体方法上有分歧,可以通过讨论去沟通,通过比赛去验证。教练的神奇之处会一一在你面前展现。由此心悦诚服,高高兴兴地接受指导,再在比赛中验证,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悟。恍然大悟。所谓的“开窍”。从心悦诚服到心领神会,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真正地获得击剑中的自由。
最近教练提到一事,只有一个学生从练剑伊始至今,几年来所学的招式,都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而其他孩子好象狗熊搬包谷,学一样丢一样。
这是因为他们还在死记硬背所学的招式套路,不能融会贯通。因为是死记,所以只能记住当前最常用的那几招。在千变万化的比赛中,不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风格做出相应的变化。在高强度的对抗中,在那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只能用出自己最拿手的那一招。
由于我们也没过这一关,不敢多说。个人推测,应当与孩子的悟性有关,外人的帮助,家长们起的作用不太大,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多经历,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